这要不是南明出了个水太凉将东林党从一个褒义词变成贬义词,那恐怕知道现在东林党都为世人所称道。
也正是因为这在天启崇祯两朝东林党的风评太好,在大明官场上混的卢象升自然是不能免俗也和众人一样攀附东林党,以此来作为进身之阶好让自己的官运亨通。
...
待卢象升守完孝复出的时候朝廷之上尘埃已定,东林党已经被阉党按在地上摩擦,被逐出了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
所以卢象升入仕的时候东林党正在低谷期,这朝中无人的卢象升也就被下放到地方,在山东省东昌府的临清州看管户部设立在运河旁的粮仓,即临清仓。
这卢象升在仓库管理员的任上干了两年之后在崇祯元年直接提拔成了大名府的知府!
要知道当时的卢象升只是一个挂六品户部主事衔的临清仓管理员,仅仅两年的时候他就连跳几级成为从四品的大名府知府。
这中间的几步路大明朝的很多官员一辈子都没有走到,而刚当上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也仅二十七岁而已,当时的王铁正在陕西深山里面当土匪内。
这样的晋升速度和这样年纪不管放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非常罕见的,可见这朝中有人那就是好做官。
虽然说这卢老爷的个人能力的确是突出,但是这天底下有能力的人多的是,为什么独独就是卢老爷升的这么快呢?!
可见在这其中东林党人应该是出了大力气,崇祯元年东林党人大批量的复出在中央占据重要岗位,这很难不能说是东林党的前辈使了力气。
而又过了两年之后,也就是崇祯三年,卢象升又升官了,这回直接从大名府知府的职衔上提拔为挂正三品的山东按察使衔的大名兵备道。
这升官速度那已经不是用坐火箭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坐高超音速反导导弹!
而这种升官速度没点过硬的关系那也是不可能的,哪怕是东林党的前辈有意照拂后生也不会这样拔苗助长。
这是因为卢象升的第二任老婆王氏的表哥就是现在的内阁大学士周延儒,而这周延儒和卢象升不仅是亲戚还是老乡,周延儒也是南直隶宜兴人。
卢象升的官能够升的这么快,很难不说和周延儒没有关系。
虽然在后世的文献中貌似两人并没有什么过于密切的交往,但这可能是周延儒进了《奸臣传》的原因,后世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将二人的曾经的勾兑内容给销毁了。
但在当世周延儒还没有身败名裂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应该是很融洽的,这周延儒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是周延儒和东林党以及复社的关系非常亲密,他第二次复相就是复社出的力。
由此可见,卢象升在朝中的最大后台就是这周延儒,其次就是东林党的那一众前辈们。这也是为什么卢象升官运亨通的原因所在。
不过卢象升虽然是靠着朝中有人才混的这么大的,但是卢象升本人的能力和个人道德品质也是经得起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