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共赴黄泉路

风起月关 言语十年 2176 字 2个月前

土龙山上下起了雨,春末夏初的雨不冷不热,但却来的很急,阴云环绕足有十天,今天终于是将雨落了下来。

雨后的空气带着沙土的腥味,但同时也让久经沙尘袭扰的土龙山焕然一新。

圣弦是董长陵的手下,虽是少壮派将军,但却娶了北蛮八王之一的长乐王之女为妻,为此在少壮派将领中圣弦还受到过不少的排挤,最后还是董长陵出面,重用圣弦,这才有了如今的他,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能算是一个少壮派将领,他是一个忠于汗国,忠于王庭的将军,在对中原的关系上,他不像少主耶律长齐那样力主求和,也不像慕容灼灼和董长陵那样力主求马踏中原,他的想法是恩威并施,刚柔并济。

董长陵之所以器重他,就是因为在对大奉的态度上,圣弦是少有没有被黩武思想影响的将军,圣弦也主张对中原大奉朝用兵,但用兵的目的绝非马踏江南,而是通过战争实现大奉和北蛮的共处,现在的北蛮看起来是无比强大,可整个国家弥漫着一股暴戾的感觉,草原上十一二岁的男孩不想着读书认字,而是想着参军打仗,战争能让国家崛起,但却不能让国家久安!汗国需要大奉的思想来稳定民心,让百姓生活重回宁静。

军事上圣弦自认汗国不弱于大奉,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圣弦始终认为大奉儒家思想才是治国经世的良策;在圣弦的构想里,汗国南下北三州,将大奉逼到谈判桌上是解决两国争端的最佳策略,夺取北三州,让大奉不再拥有北部天险,只有这样,在未来汗国才能在两国相处中处于绝对的领先位置,也是和中原大奉谈判的前提。

董长陵也知道圣弦的想法,对圣弦提出用中原儒家改造汗国百姓的想法很是赞同,但是两国共处,董长陵却表示质疑;毕竟他中原有句古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始终坚信,战争是改变两国关系的唯一手段。

两人到底谁的坚持是正确的,这只有在战争结束后才能知晓。

此时的圣弦站在土龙山顶,耳边雨滴娑娑,一斥候快速跑上来,气喘吁吁的说道,“启禀将军,项州军打上来了。”

圣弦一脸疑惑的往山下看去,疑惑道,“项州军何人为将,带了多少人,为何山下一点动静都没有?”

旁边的斥候继续拱手说道,“回将军,他们就来了七个人。”

圣弦惊愕一声,而后回头问道,“七个人?”

斥候点了点头,“是七个人。”

“轰。”山脚传来一阵轰鸣,此时的圣弦似乎明白了什么,旁边的赵刚明双臂环胸,若有所思的说道,“能搞出这么大动静的,应该不是普通人吧!”

说罢,旁边的贾玲珑身影瞬间消失不见,不问也知道是去了哪里,圣弦静静转身,徐徐道,“赵长老,一同去看看吧。”

赵刚明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圣弦的邀请,两人有恃无恐的朝着山下走去。

此时的山脚尸横遍野,山间小路上横七竖八的躺着无数北蛮步卒的尸体,大雨倾盆,冲刷着地上的鲜血混杂着泥水一同往山下流去,也冲刷着屹立于层层包围中的七位老将军。

鲜血更容易激发这些草原汉子的血性,随着一声声怒吼,四周的步卒握着北蛮弯刀就冲了上去。

面对蜂拥而至的北蛮军,赵锡和将军缓缓举起长枪,嘶吼一声后便带着六位将军一起冲入北蛮军中,尸体倒地的声音很快就盖过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地面的泥坑中,一具接一具的北蛮军尸体接连垒上,王亮虎边杀边喊着痛快,整个人在北蛮军在来回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以一挡十,以一挡百?这已经是以一挡千了!

赵锡和收起长枪,任凭雨水冲刷着白甲上的血渍,阔别战场许久的他此时如同归山的猛虎,虎啸山林,等待他的必然是百兽俯首。

七人从山脚杀到山腰,面对两万北蛮步卒的层层包围毫无惧色,杀到现在,四周的北蛮步卒看着七人的目光都有些胆怯。

“啊!”可总有不怕死的想要冲上去试试运气,只是在赵锡一行看来,这个北蛮步卒此举无异于插标卖首,长枪震动,一道真气甩出,长枪携卷真气瞬间刺穿北蛮步卒的盔甲,直接没入胸膛,真气滚动,直接暴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