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大学的教授学者,只要符合要求的都在名单上,还贴心的整理出政治倾向,和家庭背景住址等一系列信息。
张振华在教授名单上勾勾画画,刚被他派来保护雅各布的十名雇佣兵领命而去。
这300名专家教授,主要负责研究制造巡航导弹、弹道导弹,他可不想用运输机去投送小男孩,还是大呲花够劲。
根据上一世逛论坛,无意间发现的帖子介绍,固体推进剂的配方并不复杂。
16.5吨高氯酸铵强氧化剂、8.5吨聚氨酯胶粘合剂、0.65吨铝粉或武器级铝热剂,充分混合搅拌成非牛顿流体,即可得到固体火箭燃料。
据说这是火箭迷圈子内,一个比较经典的固体燃料发动机配比,具体如何实现,要靠这些专家自己反推。
如果设计成一枚单级火箭,它的射程至少能有三五百公里,甚至可能触摸到一千公里的边缘,这已经不是火箭,而是洲际二踢脚的雏形!
不过,这一切都是纸面数据,实际上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坏,毕竟按照张振华提供的配方,数学专家估算总冲量达到60亿牛·秒,足以把上百吨的东西,送上一公里高度。
这只是最基础的推力计算,导弹的爬升、飞行、滑行都能大大延长,但具体还要等实物来测试,总之,优势在我!
除了大呲花这一难点,无线电近炸引信也是重中之重,它能大大提高炮弹命中率,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是国家机密一般的存在!
它能在炮弹飞到目标几米前自动引爆,以实现杀伤最大化,核心是一个能承受两万倍重力冲击的微型真空管电台。
以炮壳为天线,持续发射无线电波,一旦信号被目标反射,产生的多普勒效应便会触发电路,在最佳距离起爆。
为保万无一失,引信还有离心和水银双重保险,即防误炸又防拆卸。
这东西现在就是大漂亮最高机密之一,不过在后世已经解密,现在更是成了穿越宝典里,一份普普通通的资料。
第二天一大早,雅各布就气冲冲的跑来办公室质问,一晚上300名帝国精锐专家消失的无影无踪,是不是张振华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