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合成军的编练

随后他们来到合成军的综合演练场。这里情况更复杂:模拟进攻已经开始,但推进得并不顺畅。

炮兵火力急袭刚结束,步兵发起冲锋,却发现仍有火力点没被清除,而坦克因等待工兵开辟通路而滞后。步兵被压制,坦克成了靶子,炮兵因前方观察哨没跟上,无法有效延伸火力。

整个进攻拖沓又脱节。现场指挥的军长素来勇猛,这时也满头大汗,对着步话机不断调整,却收效甚微。

刘川叫停演练,把步兵、坦克、炮兵、工兵、通讯各兵种的主官全叫到一块:“看出问题了吗?你们每个单位单独看,动作不慢,也勇敢。可合在一起,就成了乱仗。为什么?因为你们只盯着自己的任务,心里没有全局。”

他走到沙盘前,继续说:“合成军打仗,关键在‘合’。通讯不畅,步兵就没法给炮兵指示目标;工兵慢了,坦克就上不来;炮兵打不准,步兵就得拿命去冲……这是环环相扣的链条,一个环节断了,整个进攻就垮。”

刘川随即下令:从即日起,合成军各级指挥所必须融合——步兵、装甲、炮兵、工兵、通讯指挥员在同一个地方作业,用同一张地图、同一套通讯频道,反复进行沙盘推演和实兵合练,直到磨出默契。

“我要的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我要的是一加一大于三,甚至大于五。”。

训练中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后勤保障压力巨大——重装甲军和合成军对油料、弹药、配件的消耗远超以往,传统补给方式跟不上。刘川组织后勤、兵工和交通部门开会,要求建立以前进补给基地为核心,依托铁路、公路,配属机动运输队的立体补给体系,并加强物资消耗的统计与预测。

空地协同更是全新课题。当时的飞行员多由原日军飞行员培训而来,地面部队也缺乏引导空中支援的经验。刘川下令从各军抽调文化水平高、反应快的年轻军官,组成空军前方引导小组,由归国的空军飞行员培训,学习航空识别、地空联络和目标指示。同时,空军人员也要到地面部队实习,了解地面作战的实际需求。

时间在紧张的训练中流逝。八个月的训练期过去大半,两个试验军的面貌已焕然一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