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江南暗涌,工学燎原

十一月,转机出现。

来自吕宋的商船带来一个消息:西班牙人愿意用优质煤炭交换大明的丝绸和瓷器。

"机会来了!"林枫立即召集商队,"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海上贸易线。"

但海路早已被郑芝龙垄断,这个大海商与江南世族关系密切,绝不会坐视西山插手。

"侯爷,要不要派兵......"赵胜建议。

"不,"林枫摇头,"让我们用生意人的方式解决。"

十二月,一支悬挂西山旗帜的船队悄然出海。令人惊讶的是,这支船队装备了新式的六分仪和航海钟,还带着最新绘制的海图。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船队总管居然是郑芝龙的堂弟郑彩。这个不得志的海商子弟,被西山的新式航海技术所吸引,毅然投奔。

"侯爷,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开辟出新的航线。"郑彩出发前立下军令状。

隆冬时节,从江南传来好消息:在徐尔默的努力下,苏州格物学堂正式获准成立。更让人振奋的是,松江府的棉纺工坊开始主动要求学习西山的标准化生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枫在给徐尔默的回信中写道,"但要记住,变革不是要摧毁旧世界,而是要建设新世界。"

除夕夜,西山镇张灯结彩。在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工学府的最新成果——一台改进型蒸汽机正式投产。这台机器热效率提高了三成,将带动更多的机床。

而在遥远的马尼拉,郑彩的船队成功靠岸。他用带来的新式布匹和老式火器,换回了西山急需的优质煤炭和橡胶。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西山镇的烟囱上时,这个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国度,已经悄然改变了模样。

江南的暗流仍在涌动,但新思想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在接下来的春天里,它们将破土而出,迎接属于这个时代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