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劫后余生悲喜交 功过是非待分明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最后一丝余晖将钱塘江口染成一片凄艳的暗红。震天的喊杀声早已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劫后余生的哭泣、伤者的呻吟,以及空气中久久不散的血腥与焦糊气息。

周勃率领的镇江营主力,经过一番血战,终于将山本一绝抛弃的千余倭寇残部尽数歼灭。将士们虽然疲惫不堪,甲胄破损,血染征袍,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复仇的快意。他们开始清理战场,救治同袍,收拢俘虏,掩埋尸体(主要是倭寇的,己方阵亡将士需妥善安置)。

观潮山上, 紧闭了数个时辰的栅门终于缓缓打开。以郑信为首的一众官员、士绅,在家丁仆役的搀扶下,战战兢兢、步履蹒跚地走下山来。当他们踏足山下这片刚刚经历血战的土地,看到眼前这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烈景象时,许多人再也支撑不住,当场呕吐起来,更有甚者,直接瘫软在地,失声痛哭。

这哭声,既有对死里逃生的后怕,也有对罹难同僚、仆从的哀悼,更有对这场无妄之灾的恐惧与委屈。昔日里高高在上、谈笑风生的官老爷、富家翁,此刻个个衣衫不整,面色惨白,头发散乱,涕泪横流,可谓狼狈到了极点,哪里还有半分平日的威仪。

郑信虽然强自镇定,但微微颤抖的双手和苍白的脸色,也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他在几名亲随的簇拥下,走到正在指挥善后的周勃面前,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冠,深深一揖到地,声音沙哑却充满感激:“周将军!今日若非将军率神兵天降,力挽狂澜,我等……我等皆成倭寇刀下之鬼矣!将军救命之恩,如同再造!请受郑信一拜!”

周勃连忙侧身避开,上前一步扶住郑信,沉声道:“郑大人言重了!保境安民,乃末将分内之责!何况倭寇猖獗,竟敢深入我大雍腹地作乱,凡我大雍军人,皆该奋起杀敌!大人与众位受惊了!”

他环视一眼那些惊魂未定的官员士绅,语气缓和了些许:“如今战事已毕,倭寇主力虽遁,但残敌或有余孽,此地尚不安全。末将已派人清理周边,还请诸位大人、先生稍作安顿,待局势稳定,再行返城。”

众人闻言,纷纷向周勃道谢,感激涕零。劫后余生的庆幸,冲淡了之前的恐惧,气氛稍稍缓和。

就在这时,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支约百余人的骑兵队伍,正从东南方向疾驰而来。虽然同样满身征尘,血染战袍,但队伍井然有序,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为首一人,竟是一位身着青色儒衫、面容尚带稚气的少年,正是陈彦。他身后跟着如铁塔般的石头,以及钱猛等镇江营将士。

队伍在周勃等人面前勒马停下。陈彦翻身下马,脚步略显虚浮,显然消耗极大。他快步走到郑信和周勃面前,躬身行礼,声音带着疲惫却依旧清晰:“学生陈彦,参见郑大人,周将军。”

郑信看到陈彦,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惊讶之色:“陈彦?你……你怎么会在此地?还……还与周将军的部下在一起?”他记得这少年是今科案首,文弱书生,此刻竟出现在这刚刚平息的血战之地,还与这些悍卒为伍,实在令人费解。

周勃也是有些意外,正欲开口询问陈彦那边战况如何。

然而, 还未等陈彦回答,一阵更加急促杂乱的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尘土飞扬中,只见镇江镇守使余文远,亲自率领着大批顶盔贯甲的亲兵卫队,杀气腾腾地疾驰而至!马蹄尚未停稳,余文远便已飞身下马,脸色铁青,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人群中的陈彦!

“来人!”余文远根本不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手指陈彦,厉声怒吼,“给本镇拿下这个抢夺兵符、擅调大军、形同造反的狂徒!”

“哗啦!” 数十名如狼似虎的亲兵一拥而上,瞬间将陈彦和石头围在中央,明晃晃的刀枪直指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