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于谦献策

在大明王朝,监国这个位置,一般是由储君或者宗室,为的就是防止后宫干政。

总百官,理政务,率中外。

在此之前,朱祁钰还只是居守京师的吉祥物,但是在百官和太后的请求下监国,那意义便不再一样。

看着发愣的满朝文武,朱祁钰轻咳一声说道:“诸位还不快请起,当务之急,是商讨军国事宜。”

“臣请廷议。”

于谦起身后,又躬身说道。

闻言,朱祁钰看了上首太监兴安一眼,然后点头道:“若无其他启奏,除六部尚书与侍郎外,退朝吧。”

皇帝叩门的事情正在发酵,不断有消息传到京城。

有了监国的人,朝廷这台机器才开始有序运转起来。

文华殿中,只留下了六部和朱祁钰,就连孙太后也不能干涉廷议。

小黄门搬来了一道屏风,上面是大明的舆图。

“于尚书,如今情况如何?”

朱祁钰站在舆图前,看着一道道线条和标注的城池。

闻言,于谦躬身,从袖中掏出了一沓厚厚的奏折,呈递到朱祁钰面前。

这些过程,朱祁钰无比熟悉,毕竟他经历过。

“殿下,如今贼酋领三万精骑,裹挟十万余民夫,带皮甲士两万,此为西路军在顺天府横行,中路脱脱不花,东路孛罗,届时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一边听着于谦讲解局势,朱祁钰翻开了手中的奏折。

上面记载着大明的武库留存。

京城的武备已经被朱祁镇掏空,所留盔甲仅能武装十分之一的将士。

于谦提议,从南京武库中调取三分之二,共一百二十六万件补充京城守军,并且派人收集土木堡丢弃的头盔、甲、神枪、神铳、神箭、火炮等。

那可是二十万明军的军备,就算是溃败,所遗留的也是一笔巨大的资产。

然后就是改革军制,将京营三营改为十营,使其更加适应防御作战的需要。

至于人力,在改革京营后,填充入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等,并不是问题。

最后就是粮食,如此多人,所需粮食巨大。

一旁的王直半阖着双眼,没有多说一句话。

于谦当不了文官之首,现在文官,以王直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