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建虏崛起时,更是杀得神州大地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山川河流……面对如此残酷的历史教训,微臣深知对敌人的心慈手软便是对自己和族人的残忍无情。
所以,只要这些异族胆敢先动手挑衅,微臣绝不会跟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人道主义!
好的,以下是根据你提供的输入进行的扩写:
直接灭族!要将这个族群彻底抹去,使其从世界上永远消失!丛林法则向来便是世界的不二法则,即便后来出现了一定的秩序,但本质依旧未变。
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始终充斥着争斗和厮杀,其目的无外乎就是抢夺那有限的资源罢了。
究竟什么样的资源才能真正被视为属于自己的呢?答案唯有那些由汉人所掌控的资源方可如此认定。房俊可绝非善类,在这片土地之上,善良之人往往难以存活。
他一脸自信地说道:“老爷子,您未免也太轻视于我了。想我房家祖上数代皆为武将出身,我父亲虽如今以文臣示人,但绝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腐儒之辈。”
房俊这番言语令李渊不禁微微一怔,稍作思索后,李渊缓缓点头,表示赞同道:“嗯,确实如此。切莫去效仿那些腐儒,对待敌人就应当果断出手,予以诛杀。”
站在一旁的王宁听到李渊所言,忍不住嘿嘿一笑,插话道:“老爷子这番言论当真是新颖别致啊!怪不得老爷子能够创立大唐这般盛世伟业,您果真没有丝毫的迂腐之气。”
李渊闻听此言,亦是开怀大笑起来。而房俊刚才所说的那句“迂腐”,恰恰点出了众多人身上存在的通病——凡事皆一味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这原本并没有什么过错可言,然而身处乱世之中,如果那些陈旧过时的事物能够一直沿袭下去,那么社会便几乎不可能发生重大的变故与变革了。
想当年,秦国之所以能够一举灭掉六国、实现大一统,正是得益于商鞅推行的变法之举;而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并加以发展和完善,最终导致项羽兵败垓下。
再看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它有力地推动了隋朝实现全国统一的大业。到了隋末时期,尽管有众多人士企图恢复隋朝之前的法律制度,但无一例外均以失败告终。
反观唐朝,其很好地承袭了隋朝的各项制度并加以优化改进,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变法所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也许那些率先实施变法的朝代自身并不会有特别圆满美好的结局,但是后续承接这些变法成果的朝代却往往能够从中获取丰厚的红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便是变法所具有的延续性特征。对于广大百姓而言,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逐渐适应新的制度和变化。
但只要这种改变一旦开始被人们所接纳,那么此后若再有谁妄图让历史倒退、重新回到过去那种状态,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根本无法实现。
这就如同时代的潮流一般,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凡是试图逆势而行、违背这股强大趋势的力量,最终都只会被无情地碾压成为细碎的粉末。
例如袁世凯,他一心想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复辟帝制,结果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一败涂地的凄惨下场。
世间无人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同时也绝没有人能够真正扭转整个世界发展前进的大潮流。只有摆脱迂腐守旧的思想观念束缚,才有可能不断推陈出新、实现持续的创新与进步。
“房小子啊!”李渊目光炯炯地看着房俊,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可不是那种拘泥于传统、不知变通的迂腐之辈。房家将来能够发展到何种地步,可就得仰仗你这位房老二啦!”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和观察,李渊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深知房俊绝非满口仁义道德却毫无实际行动之人。
相反,房俊乃是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对待敌人绝不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对于自家兄弟朋友,他亦有着清晰准确的判断力。
听到李渊这番话,房俊咧嘴嘿嘿一笑,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回应道:“老爷子,您这话呀,我就权且当作是对我的夸赞咯!”
就在此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原来是爱字营那边已然顺利完成了既定任务。他们正热火朝天地搜刮着战利品呢!
虽说这些石族士兵们穷得叮当响,但总归还是有些收获的。这不,收缴上来的物品里不乏一些还算锋利的刀剑,以及数量可观的皮甲。
只可惜,这些东西对于装备精良的爱字营来说并无太大用处。不过嘛,倒可以转手卖给其他唐军部队。
要知道,唐军实行的可是府兵制度,士兵们上阵杀敌所需的武器装备大多都得自个儿筹备。如此一来,购置军备便成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很多人兜里没几个子儿,也就只能买些相对便宜的皮甲来防身。当然啦,还有更多的人甚至连皮甲都置办不起,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那些二手货流口水喽!
在广袤无垠、富饶繁华的中原大地之上,这种由坚韧皮革精心打造而成的皮甲一直以来都备受青睐,销售情况异常火爆。
实际上,许多身经百战的士兵们凭借着自身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经验,甚至能够亲手制作出这种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