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二的私生子生得标致,被宫人使唤着去帮忙的时候,被仁宗皇帝的第三子,比自己年长四岁的侄儿瞧上了。
挣扎间,私生子伤了人,第三子怒不可遏,将人捆了要强取豪夺的时候,仁宗皇帝想起了他这个没有存在感的弟弟,出现得及时。
这第三子,正是他与丞相之女的儿子。
仁宗皇帝当时正被逼着要立第三子为太子,正好借着这个由头推脱了。
经此一事,私生子摇身一变,成了皇帝宠爱的幼弟,被封清王。
清王被接回了宫,白天跟王公贵族的子弟一样上学堂,学四书五经、礼义廉耻、骑射书艺,晚上却还有专门的教习太监,教他些别的。
第三子的不轨,让仁宗皇帝想到了比斩草除根,更能发挥自己这个弟弟的利用价值的处置方法。
清王人前清风朗月,人后却辗转人臣之间,为他的好皇兄达成想要的目的。
舞衣轻薄,软剑锋利,他引诱着那些豺狼,却从不曾真的让谁近身。
沾身者亡。
束着舞衣的腰带是软剑刀鞘,多数时候是染着血的。
只要他能带回让他的好皇兄觉得有利的东西,他的好皇兄是不会计较他的“失手”的。
不过是几个控制不住自己龌龊心思的烂人,死了正好为科考出来的新人腾位置。
让仁宗皇帝最满意的一点,莫过于他杀了一直携恩求报的丞相,还处理得很干净。
一把火烧尽了丞相府,人们慌忙奔逃间,没人知道清王来过,也不知道那烧焦的尸体被换了人。
无首尸体在乱葬岗被野狗撕扯得不成人样。
他的善后做的很好,不会给他的好皇兄带去麻烦。
就是皇兄的那些儿子太烦,又不能直接杀了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