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宰相需用读书人逻辑

那既然管不了太多枢密事,要之又有何用?

论级别的话枢密使是副相级,副使就是大部级,也就只和太尉一个级别。

不同的是,枢密副使是文职,太尉是武职天花板。

但关键在于,若没有枢密使衔,高俅和枢密院的宰相之间其实只算是同僚、是典型的合作关系。

尽管是处于乙方被监管,去办事的时候需要客气些。但说白了高俅的角色注定了可以只听皇帝的,也只应该听皇帝的。完全可以不甩枢密院。

大抵就和后世有实力的平民去派出所办事,虽需客气些,其实也可以不甩他们、不接受他们指挥或建议的道理。

但如果有枢密头衔就完全不同,那在政治伦理上就是张康国相爷的下属、附庸。

其实即使是后世文明时代,也大抵上都在套用大宋的这套政治伦理,比如给市长加个副书记衔,或给公安局加个副政衔。这些就是赵宋这套文人将兵的体系内核。

当年老奸巨猾的仁宗皇帝,把军中暴发户狄青抬举起来后,占据军事上的半壁江山并加枢密衔,实际是用狄青节制禁军中盘根错节的将门勋贵势力,同时,狄青又顺理成章的被文人相爷们合规节制着。

这个制度的妙用是被逐步发现的,它能用上下级伦理,把领军将领给套牢。

逐步的演变到后来,也就越来越流行了。不但是以前的狄青,这时期的童贯,后来的张叔夜,种师道,岳飞,韩世忠,张俊。

其实但凡这些领军大将,几乎都有枢密副使衔。

高明之所以一口回绝,就是因为这头衔没多少用,还得被多一方势力管着。

枢密副使可以有无数个,大抵就相当于个XX委员。又譬如封建史上中央集权最高、没有之一的清朝、它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