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不断的翻炒,动作娴熟而有力。
这和炒菜差不多,是陈宇凡擅长的。
温度始终保持在110 - 120度,这对陈宇凡也并不算难。
无论是当钳工,还是当厨师,都必须要对火候准确的把握。
这对于陈宇凡而言,绝对是拿手活了。
他对于温度的控制,是精准到一度的!
温度始终保持在115摄氏度左右,每次温度刚要提高,陈宇凡就会将大锅稍微离开火源。
他的动作敏捷而迅速,同时也在不断翻炒,一点不耽误进度。
刘胜东本来还想帮他那个温度计,也被陈宇凡谢绝了。
持续的翻炒,一直到籽粒爆裂声消失。
这才是将其中的蓖麻毒素给彻底消除了,否则肯定是不能用于工业上的。
炒制完成的籽仁呈深琥珀色,像是被岁月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
之前的霉味也全部散去了,反而有种类似烤松子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再下一步,就是要将蓖麻籽碾碎。
正常肯定是需要石碾的,车间里必然没有。
但没有条件,陈宇凡可以创造条件。
他毕竟是有八级钳工的水平,同时精通锻工、焊工等一系列的手段。
在这样的工厂车间里,他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
无论需要什么东西,陈宇凡都能够自己徒手制造。
没有石碾?
手搓一个!
陈宇凡在二号车间里,找到了一些以前的报废轴承,轴承的表面有些锈迹,可以用来代替传统石轮,毕竟这些大型轴承,一个有两百斤重,重量完全是足够的。
陈宇凡又拿来一些传动链条接入电机之中,链条在电机的带动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然后将所有东西组合在一起后,一个电动石碾,就算是做好了。
陈宇凡将蓖麻籽一批批的投入石碾中,全部碾碎。
到什么程度呢?
手指揉搓有油脂渗出,但无糊状物。
这样就算是好了,他的手指在碾碎的蓖麻籽中揉搓着,感受着那细腻的触感。
再下一步,陈宇凡将这些东西装入一个铁盒中,铁盒有些破旧,边角处还有些磨损。
发动了厂里的一台老式轧钢机,机器发动后,发出沉闷的轰鸣声。
温度上升,机器内部的冷却水开始蒸发,变成了白色的高温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