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勤王军,正国军,鹤翼阵

且隋 玄武季 2452 字 29天前

庄稼们,任由兵马车骑来回碾压。

然后,一穗穗的,倒伏下来,钻入泥浆,重回大地母亲的怀抱。

天色,也变得越来越险恶。

连续的干旱和高温,终于迎来了厚重的乌云,空气里含着一股腥腥的湿气。

那是来自东海岸的暖湿气流,半岛的雨季来临了。

天际间,在乌云的缝隙之间,是一道道刺目的闪电。

然后,一声声轰鸣的惊雷,由远及近。

就像人们的头顶上面,有无数巨大的车轮在来回奔驰。

其实,在雷暴的天气里,手里拿着长短的铁制武器,无疑是危险的。

巨大的电流,伴随着一股股电火花,将一些人变成焦炭。

这样的事情,在两方对峙的军队中,都发生了。

不祥之兆吗?

不,这是催促双方抓紧开战的号角。

因为无论是渊爱索吻还是高大元,都已经等不起了!

杀!

在雨点正式落下来之前,双方在平原田野里的大战正式开始。

坦率地说,高句丽的确学习了许多中原的文化,甚至大部分是照搬。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关于战争,高句丽学到的并不多。

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战争中非常重要的布阵之法,高句丽人似乎学到的非常之少。

一方面,可能是老师不愿意教,这个太高端。

另一方面,是因为高句丽人脱胎于游牧民族,其作战理念深受马背作战的思想影响,不太讲究所谓阵型,而特别强调具体的战术。

这也和高句丽的国家地理构型有关。

高句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家,适用于耕种和生活的平原地带非常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曾经有一个巨大的汉江平原,后来却被新罗占去了。

也因此,大多数的城池,都会选择在小山之上,并且全为坚固的石头碉堡型城市。

在高句丽国内作战,无论外战还是内战,很少会采用野战,最常见的都是攻城战和守城战。

具体战法上,玩得最熟悉的就是什么诱敌深入、半渡而击、疲而攻之、围而歼之这几种。

像现在这双方的布阵,实在是乏善可陈,全都是高句丽人最传统的左中右分布的鹤翼阵。

鹤翼阵!

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

左右两翼,张开如鹤的双翅。

这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

一般这种阵法,最常用的战术思想就是左右包抄。

鹤翼阵看似简单,但对处于中军的大将,有非常高的战术指挥能力要求,要能做到两翼张合自如。

既可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

而大将本阵,则要求防守严密,阵形宽厚,防止被敌人一线突破。

两翼的左右偏将,则应当机警灵活,要随时关注中军的指挥,在密切协同的基础上,攻击猛烈,收放自如。

否则,就根本不能达到布列此阵的目的。

高宾的勤王军,也是一副雁翼阵。

其野战队列,是将轻装弓骑兵,布置在军队的最前方。

他们骑着果下马,来回游走射击,通过这种骚扰来带动和消耗正国军的体力。

至于精锐的俱装骑兵,则被他布置在两翼,这也是决定此战胜负的关键。

中央阵线,分别由长枪兵、弓弩手、剑盾兵三者依次组成。

和尉支文德的布阵不同,高宾还在大阵后方,潜伏着一支由精锐步兵和重骑兵组成战斗预备队。

这不是高宾有多高明,而是因为他身边,有一个来自阿布的特使,殇。

正国军和勤王军的两翼,终于在双方中路轻装弓骑的相互骚扰下,接触在了一起。

双方的战术,甚至是人,彼此都非常熟悉。

不用想任何诡计和阴谋,只能是赤裸裸的对砍。

看谁下手更狠,更准!

杀!

杀!

杀!

……

刚开始还不好意思下死手,却因为身边接连有战友倒下,于是凶性和暴戾被慢慢激发出来。

血红的眼睛,仿佛要择人而噬。

挥刀,抵挡,再挥刀,再抵挡……

然后,到麻木开始产生之后,活着的人只有了挥刀的直觉,直到倒下!

这种没有阵战意识熏陶的战争,最后就只能拼谁的刀更快、谁的矛更锋利、谁的命更长。

正国军和勤王军的对砍和射击,就像一杯乏味的白开水。

寡淡,致命,无聊。

双方的中军,都稳如泰山。

最大的动静,都来自两翼的俱装骑兵。

这也是高句丽人最熟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