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的日子定在恩科开考后,将李伯玉送进考场后两人再启程。朱丰收和牛大跟着他们二人先回去,其余人都留给李伯玉。
最后几天,赵小山和马恭回揣着银子在京城好好逛了逛,买了些密水没有的土特产。
赵小山还特意去京城最大的洋货行逛了逛,除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尽管陛下已经重主朝政,京城依然风声鹤唳。
处置完这次动乱的主要人物后,针对小鱼小虾陛下也进行了清算,其中就有何将军家。
不知道何将军家到底做了什么惹得陛下不满,听说陛下下令让何老将军将虎符上交,速速回京,不得延误,违者按叛逆罪论处。
赵小山让叛逆这两字吓了一跳,幸好在大牢里自己没向何三求救,不然那牢底得坐穿。
同时又庆幸何言昌被除族了,若何家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何言昌的出逃也算因祸得福,给何家留了个后。
毕竟皇帝再厉害也不能特意去北地抓他一个小喽啰。
排行第一第二的大皇子和太子先后被废黜后,现在太子之位空悬,现在朝野上下呼声最高就是三皇子了。
皇帝现在虽然稳定了局势重掌政权,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
陛下的年龄大了,多年来身体时好时坏,这次又病了半个多月,大伤元气,不知何时便会殡天。
这一点大景朝上下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像是头顶悬着一把剑,静等剑落下。
为了能平安渡过大景朝又一次的权力交接,京城所有权贵都蛰伏起来。
尽管三皇子母妃得宠,其舅父还掌有军权,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三皇子都是下一任皇帝的不二人选。
但很多老牌勋贵还是自然的和他划分界限,生怕被多疑的陛下找茬。
然而,太子之位关乎国本,越早定下来越能安定人心稳定社稷。
文臣就没有勋贵那么多心眼了,每次早朝都要嗷嗷叫唤让陛下快点立太子。
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然而,朝臣们等啊等催啊催,皇帝就是一句稍后再议。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想的。
他这态度弄得京城上下人心惶惶,生怕三皇子狗急跳墙再咬人,弄一次病变。
赵小山也心急,生怕走之前再生波折。
他觉得现在的京城简直是多事之秋,真是一秒都不想多待。
好在时间一晃而过,恩科考试时间到。
第二天就要考试了,所有人才知道这次考试的主持人竟是明王的嫡长子。
朝臣们震惊之余不免胡思乱想,私下里议论纷纷。
有人猜测是三皇子不得皇帝欢心,宁可用侄子都不用自己亲儿子。
也有人揣测皇帝难道被亲儿子们伤透了心,要传位给亲弟弟?
然而猜测就是猜测,没有人敢质疑皇帝的决定。
皇帝的雷霆之怒余威还在,宫城青石砖上的血渍还没擦完呢,谁长了熊心豹子胆敢在这时候搞小动作,除非自己长了两个脑袋。
到了考试这天,赵小山和马恭回还如第一次那般,驱车将李伯玉送入了考场。
这次加设恩科的目的就是为了安抚这届可怜的举子,收拢人心。
因此考试时间由原来的九天改为三天,考试难度降低,录取人数增多。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没有意外的话,李伯玉很大概率能够考上。
赵小山对李伯玉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