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以英美为首的列国公使们,自然也就络绎不绝的,来找总理衙门的晦气。
他们最初时是“询问”,然后变成了“质询”,后来便是不断的“抗议”。再往后是啥样,总理衙门的人都不敢往下想了。
而且洋人的态度,多是要求清廷一方尽快解决此事,否则将如何如何。倒没表现出,对陈家那边有什么不满。
唯有沙俄公使,建议大清应予以武力进行弹压。如有必要,他们还可以出兵,帮助大清。
其用心如何,就算是总理衙门的新手们,也能看得明白。
在这些眼前的压力之外,西南的军报这些天也在不断传来,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消息。
这种局面下,京城这边,终于要扛不住了。不得不开始考虑,该和陈家商议,如何才能尽快退兵,结束乱局了。
按照朝廷的最初想法,是派人到江南,直接同陈济方谈。但却被陈济怀,一口回绝。
态度也很明确,大沽口那里,有我们陈家的全权代表。所有的事,都在那儿定就行了。而且还附加了一句,“宜应从速,时不待人”!
这气得慈禧太后,又是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以至于肝疾发作,说不再管了,交由军机处和总理衙门商定吧。
这就是变相同意了呗。
那就是商议人选吧。
在军机和总署的会议上,额勒和布说,对方代表既无品阶,朝廷应派两个低阶官员前往,才能算是对等。
此话一出,当即被其他人否决。略明白些的人皆知,现在不是对等不对等的事。是若不去几个说得算的,人家压根就不会跟你谈。
接着,世铎又发昏话。说不如让恭王和宝鋆去,或许依仗他们的情面,也就退兵了。这个建议的结果是,被大家无声略过。
最后终于选定的人选,是奕匡和孙毓汶。
报入禁中后,得到的批复是,“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