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皇家海军的损失虽然大于帝国海军,但手中的战舰数量依旧保有很大的优势,而且随着新舰的不断加入,这个优势还在持续扩大。
凭此,英国仍然牢牢的掌握着制海权,德国也依然无力打破海上封锁。
此后,双方就再未发生过海上决战,德国舰队则继续被封锁在港中,几乎毫无作为的直到战争结束。
战场是武器装备最好的检验所,通过这场震惊世界的“日德兰海战”,英德两国的主力舰悉数登场,在风浪和战火中接受考验,也都各自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
其中,战舰的防护问题表现得最为醒目。
包括舰体隔舱划分不合理;弹药舱和供弹系统设计上的缺陷;水下防御结构过于薄弱;交战距离大幅增加后,面对高角度落下的大口径炮弹,舰体水平防护太弱,等等。
这些问题,都被列国海军所关注且深入研究,随后纳入到各自新战舰的设计当中,从而进化出一批“后日德兰型”主力舰。
只不过,由于欧洲各强国都深陷战局,战至此时能否勉力支撑下去尚且难说,便都暂时无力开建新的主力舰。
即便是那些还在建造当中的主力舰,能坚持着继续建造就已算不错了,停工甚至废弃者则比比皆是。
因此,各海军只能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和本国现有的承受能力,对已有战舰进行些聊胜于无的小改。
唯有在战时仍热衷于扩大主力舰队规模的英国,恰有战列巡洋舰“海军上将”级的首舰“胡德”号刚刚开工,遂被紧急叫停,修改设计。
待“胡德”号的设计方案重新确定后,其排水量较原设计增加了近五千吨,达到41,200吨,并于1916年秋天时重新开始建造,同时开工的还有其三艘姊妹舰。
然而等到第二年初时,随着从德国传来了“马肯森”级大型巡洋舰——英国人称为战列巡洋舰——以及后续舰只被停建的情报,英国也随即停止了四艘“海军上将”级中,后三舰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