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理念和发展宏图,让我等看到了大汉的希望,我们定不负大人所望。”
子墨微笑着看着他们:
“莫要如此拘谨,今后我们一同为大汉的繁荣而努力。”
小主,
他心中对这几位学子十分欣赏,其中南中英和马融,既有智商,又有情商,天生就是当官的料,关键是都有人生的追求和志向。
易服后的学子们,怀着感恩之心,走向各自的师长。
西礼院院长苏叶,看着眼前这些身着官服的学生,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语重心长地说:
“儒家思想,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你们日后为官,当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礼义之道处理政务,切不可忘。”
在实际的官场中,践行儒家思想能赢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提升官员的威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北道轩院长张道林则轻抚着胡须,微笑着说:
“道家讲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但此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你们在仕途上,当把握时机,顺势而为,莫要过于激进,亦不可消极怠工。”
这一理念能帮助官员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盲目决策,做到张弛有度。
南艺阁院长张躬神色坚定地说:
“墨家兼爱非攻,以天下苍生为念。你们为官一方,要关爱百姓,消除纷争,为百姓谋福祉。”
这种思想能促使官员关注民生疾苦,积极解决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子们纷纷跪地叩拜,眼中满是感激之情。他们深知,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师长们多年的悉心教导。
最后,部分优秀学子得到了子墨的召见。
南中英、刘平贵、马林和马融等人,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走上了台上。子墨微笑着看着他们:
“你们都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日后在司隶七郡任职,责任重大。”
他目光转向南中英:
“中英,你心思缜密,为人正直,定要在地方上公正执法,维护百姓的安宁。”
公正执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只有执法公正,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南中英跪地叩首:
“大人放心,卑职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子墨又看向刘平贵和马林:
“你们二人,要通力合作,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基础,只有地方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刘平贵和马林齐声应道:
“谨遵大人教诲。”
马融则静静地站在一旁,刘睦看着他:
“马融,你学识渊博,思想敏锐,日后要多为地方出谋划策,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文化教育是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重视文化教育,能提升国民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马融微微颔首:
“卑职必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期望。”
这场盛大的太学释褐典礼,在庄重与热烈的氛围中即将落下了帷幕。它见证了学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也承载着大汉王朝对未来的期望。
从祭孔仪式中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到考试时诸子思想的碰撞交锋;从释褐易服的身份转变,到师长的殷切嘱托与子墨对学子的重任托付,每一个环节都意义非凡。
这些学子带着不同的思想理念、怀揣着各自的抱负,即将奔赴司隶七郡,他们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可能影响着大汉的未来走向。而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也将在他们的践行中,不断融合、发展,共同书写大汉王朝新的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他们如何在这广阔的历史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铸就大汉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