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面对世家大族,基本上就没有妥协过。给世家大族利益,也是世家大族放弃了吞没土地人丁,不再把持经史子集的释义权的前提上。否则的话,李恪哪里会给利益,给得只有铁与血!
这些年来,朝臣们早就从李恪下放皇权的狂喜中清醒过来了。
李恪确实是一个很懂得放权的帝王,但更懂得什么权该放什么权不该放。李恪更懂得哪些事是帝王必须亲身劳心劳力的,哪些事是让下面的人劳心劳力的。臣子们干得好,不吝高官厚禄;干得不好,要多远滚多远。
赏功罚过,李恪玩得溜熟。
以至于这些年被贬谪的官员,都没有喊冤的,反而是一个个泪洒京师前往贬谪之地时,都哭诉辜负了天恩。
“对了,陛下让太子出任尚书省参知政事是什么意思?”来济皱眉道,“太子在贞兴十年就已经观政,现在加一个参知政事官职,没什么用吧?”
上官仪皱了下眉头略带着迟疑道:“恐怕,陛下在做交权的事了。”
公廨里的一众大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自古以来,皇位更替就少有平安的时候,太子这个位置,堪称最危险的职业。
能够平安继位的太子……
如果真的如同上官仪所说,那么李恪的打算是,将来的一天,他会退位为太上皇,亲手将皇位交到李琨手上,而不是立什么遗诏。由上一位皇帝将皇位亲手交到下一位皇帝手上,确实是最是名正言顺,也最难引起动荡。
但自古以来的帝王,除非是情非得已的,哪个不是咽气了才离开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