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房间里的高句丽美女见周瑜醒来,忙安排周瑜洗澡,周瑜在两个高句丽美女服侍下洗了个热水澡,神清气爽,梳洗完毕,走了出来。
高猛还在沉沉大睡,周瑜命人在平原城内选一处好的沿街房舍,找人装饰,挂出周记的招牌作为众人的栖身之所以掩人耳目,这事情也要进行个十天半月所以临时的客栈还是要回去看看。找了两个精明的军卒,让他们去通知临时营地的兄弟们陆续来到平原城,长期在野外驻扎粮食供应不上,靠打猎也是徒然。
一切安排妥当,正好高猛派人来找自己一起进早膳,见到高猛,高猛笑道:“牛爷真是海量,老高我甘拜下风。”
周瑜笑道:“高爷谬赞了,我这是身不由己,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不然谁愿意冒着风雪起这么早。”
二人用过早膳,高猛告辞先去找自己兄弟高恒,周瑜也不挽留,让丘彪先去接应兄弟们,自己则留在竹雅居里休息打坐。
自己打坐的时候心神清明,远远听见整个竹雅居都是一片安宁祥和,使人想不起这里原是风流荒唐的烟花场所,只有到了晚上华灯初上,这里才又恢复她该有的繁华。
远处忽然传来悠扬的箫声,周瑜不禁侧耳倾听,箫声婉转缠绵,如泣如诉,里面包含了一种悲愤和无尽的委屈,但又有种让人同情的无奈。周瑜听得如此箫声出自一个烟花场所,十分好奇到底是何人所奏,于是循着箫声传来之处,走出自己房间。来到后园,后园里此时没有任何华灯点缀,只有一地白雪,原本的花坛水池也因为寒冷而静静地披上银装。
小主,
只见后园中姑娘们所住的一个个小别院里,有一个小院中一个身披白氅的绝色女子正在那里吹奏,原来这就是那箫声所在,周瑜站在那里不敢打扰,只是远远观之。
一曲奏罢,姑娘抬头看向周瑜,道:“官人何必在雪中久站,如若不弃,请来院中一叙。”
周瑜微微一笑道:“恐扰姑娘雅兴。”
那女子道:“公子何必过谦,适才小女所奏,非雅士何能伫立风雪听之,请吧。”
周瑜也就来到姑娘院中,见女子大氅内穿着高句丽的服装,不施粉黛,天然一种风流俊俏,不输梦儿众人,不禁感慨为何如此佳丽陷于烟花柳巷,但转念一想,自古以来便有绝色佳人陷于此处,所谓红颜薄命大抵如此,也就没法再怪哪个时代了。
拱手一礼道:“小子牛二,唐突姑娘了。”
那女子嫣然一笑,看向周瑜道:“公子如此风流俊俏的人儿,为何名字如此简单粗鄙,小女子月霜拜见公子。”一面命后面小丫头给周瑜拿来凳子和手炉。
周瑜接过手炉坐下,晃动一下身躯道:“名字不过代号而已,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人使名字发光,而不是名字使人发光,譬如姑娘之颜色,谁会在意姑娘头上戴的乃是东海之明珠还是一朵鲜花呢?”
月霜品咂周瑜言语,不禁神往,嫣嫣笑道:“公子辞锋凛冽,真乃高人也。”
周瑜笑道:“区区商贾,何足挂齿,倒让姑娘见笑了。打扰姑娘清净,还望恕罪,小可告辞了。”说完,将手炉递回丫头手里就要往外走。
月霜连忙送到门口,道:“公子雅士,何不多留一会儿。”
周瑜笑道:“如若姑娘有意,他日必来相见。”
月霜伸出莲藕一样洁白的小手,对周瑜道:“可不许失约。”
“当然了。”
出得竹雅居,来到街头,周瑜买了些当地的特产,也借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关外的这片土地肥沃,民风彪悍,谈吐说话爽利,但高句丽这个民族不知道什么原因,总给周瑜一种夜郎自大的感觉,中原人看不起塞外的民族,认为他们野蛮,但是高句丽人总认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就是最先进的,比如你如果说这里的米好吃,他们就会一板正经的告诉你,他们这里是鱼米之乡,世界上第一粒米就是他们发现并种植的,如果这时候你告诉他们这是神农氏所发现并在中原推广的,他们就会一板正经的告诉你,神农氏就是高句丽人。周瑜听得心中暗笑,这些人怪不得总有入侵中原的野心,因为他们太过于自卑了,一个自卑的民族就像螃蟹一样,不管里面有几两肉,但总会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不让任何人去触碰他们的肉。看到那耸立在五女山上的纥升骨城就知道,这帮人太害怕自己被揍了,恨不得把自己包在一个螃蟹一样的壳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