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麻贵与麻锦兄弟二人仍在推杯换盏,此刻人少了,他们才有机会好好说一些亲兄弟们,才能讲的自家话。
麻贵身材高大,肩宽背厚,脸庞轮廓分明,一双眼睛深邃而锐利,他的面容与麻锦有几分相似,同样的坚毅,虽然年龄比麻锦小了几岁,但长得却比麻锦老态,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更多的痕迹,显得更加沉稳老练,浓密的眉毛微微上扬,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麻贵端起酒杯,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凝重,看向麻锦缓缓说道:“大哥,这一路你从辽东打过来,当真算得上是壮举。可我心中一直有个担忧,若是这三千士兵全都深陷敌阵,全军覆没,对于辽东而言,影响是不是极大……未战而丧军,李将军那里就不怕朝廷追责……”
麻锦微微皱了皱眉头:“你有所不知,李将军心中早有盘算。此次我们出兵,即便不幸遭遇土默特部或者察哈尔部的大部队,陷入苦战甚至全军覆没,也并非赔本买卖……”
“我们在前面已经清扫了蒙古各部的诸多冬营地,狠狠挫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入冬之后,蒙古人可就难熬了,这一战,我们打出了辽东铁骑的威风,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明绝非好惹的。”
“而朝廷这边,皇帝陛下亲下旨意,给了李成梁李将军临机决断,相机而战的权力……所以,即便战事不顺,朝廷也不会追责……”
麻贵听后,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露出一丝敬佩之色:“李成梁将军确实有魄力,胆略……”
麻锦微微一笑,脸上露出几分自豪:“这些年跟着李将军在辽东,我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就像李将军常说的,有舍才有得……。”
麻贵点了点头,又给自己和麻锦斟满了酒,神色变得更加凝重起来:“朝廷在一个月前给我下了旨意,让我积极备战……”
“可我总觉得朝廷没有下定决心,这马市还开着,若是朝廷没有关闭互市,就是承认俺答顺义王的地位,承认封贡的约束,我又没办法出动出击,烧荒清边,辽东蓟门风声鹤唳,宣府大同安乐升平,哎,这真是西北无战事啊……。”
麻锦微微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地看着麻贵:“在这里你还是要听朝廷的旨意,李成梁将军那里得到了相机行事之权,所以才派我们千里奔袭……”
“不过,你这边的扫烧荒等事宜,也得早做筹备。把所需的东西都早早备好,一旦朝廷有了新的动向和旨意,你们便立即行动,争取打个先手。”
麻贵微微皱眉,思索着麻锦的话,缓缓说道:“话虽如此,可这其中的分寸着实不好把握,稍有不慎,便会有了把柄,被人弹劾,监察御史,监军可都在宣府城内啊……”
麻贵说的这是多年前大明的政治情况,边将被监察体系紧紧盯着,自主之权比以往少了许多……稍有举动违规,便会被弹劾到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