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易凡的提议(二)

大理寺杨荣问道。他知道因为易靖的原因,易凡还是有所保留。

“已经到这个份上了,你就全盘托出吧!”

易靖同样明白,易凡是顾忌自己,这才给他放话,让他大胆的说。

“是,父亲大人!”

易凡放下端起的茶杯,接着说道。

“其实,我感觉,最应该取消的是,民告官如子杀父,先坐笞(chi)五十,虽胜亦判徒二千里。朝廷的官员是百姓的父母官吗?我并不认为如此,官员无不是从百姓中来,做的上官,亦便成百姓的父母了?我看并非如此,从百姓中来,亦要服务于百姓。民间有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做官若是为升官发财,还不如去做生意。做了官,成为父母,凌驾于百姓至上,相当于和百姓离心离德,官员很大程度上代表的皇上管理和服务百姓。常言,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都凌驾于百姓之上,又何为民为重呢?”

“陛下常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大周的官员,亦是如此,承载他们的是百姓,而百姓才是我们官员的衣食父母。与衣食父母离心离德,不是背叛百姓吗?所以,小子认为,民告官,并非子杀父。而作为我大周的官员,若是举止得当,无偏私,无贪腐,为百姓解忧,为民办事,为民做主,又何惧民告官?既然是个好官,就不怕民告官,又何必有民告官如子杀父,先坐笞五十,虽胜亦判徒二千里这条律法的存在呢”

“好,说的好!”

慕浩轩拍着手叫好,易凡最后的话,让他很有感触,他虽流连勾栏画舫,可见识过人间疾苦,虽为王爷世子,可也能感受到百姓生活在当下的不易。

“不知易大人意下如何?”

封英广听了易凡的话,同样心中有触动,做了官,就脱离了百姓,又何谈为官呢,做官就该为民,为陛下,为大周。他是个实干的人,他已然下定决心,要进行改革,将易凡的提议,呈奏陛下,进行试点试行,为大周进行革新。

何况眼下,董莱宜之流的党羽,已清除的差不多,现在正是大有所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