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担心人口问题,燕国以这六万人为核心,随随便便就能拉出一支所谓的五十万大军。
但是没有意义。
穆青追求的是精兵,而不是所谓的人数。
齐国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将那满地的残骸收拾干净。
那挨了穆青一脚的大将站在城头上看着那一车一车拉回来的碎尸,一连说了十好几个窝囊。
“擦他妈的!”
“老子就说不该让那些文士去谈判。”
“这可好,被人家杀了五千人,还要用钱来赎回来尸体,还得给人家道歉。”
“我草了,我大齐这是要亡了?什么条约都敢签?”
他一拳头砸在墙垛上,砸下去了个小坑。
他胸口还在隐隐作痛,不断的提醒他当初那人那脚那巨力。
穆青才懒得管他们的情绪。
他这几天反复隐身在齐国边境上溜达,就是为了看看对方有没有什么动静。
结果对方真能忍得住,穆青对齐国心理的判断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能忍,没有因为一时失利就被冲昏了头脑。
上层很明显是保持着理智状态。
此举虽然略微降低了一些边境士兵的士气,不过却暂时避免了燕国正面交锋。
别管下面的士兵是否因为齐国强大而心生自大,至少现在看来对方上层是极度理智的。
穆青叮嘱了一下在这里代替靖安侯的临时将军后,带着穆家乡人以及天琴返回了京都。
睚眦军就算是驻扎在了青独关后面,以防不测。
穆青不在,这里也有那些都尉在,以睚眦军的军纪作风,不会出什么乱子。
而且穆青也很明确的告诉了他们。
睚眦军里也有他悬镜司暗探。
至于是谁,那别管。
即便自己返回京都也能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人少了之后速度便得到了提升,从边境返回京都也不过是十天左右。
从离京时的初秋,到返京时的入冬。
穆青在外奔波了三四个月。
北方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回来之后京都城的百姓们已经全部换上了棉衣。
离草原近的好处这时便凸显了出来。
稍微有点条件的都可以用羊毛来填充自己的衣服。
条件差的便只能用稻草。
生肖悬赏令发布至今早已过了大半年。
但凡有点上进心的也不至于像往年过冬一样,在地里刨一个深坑,全家人缩在里面取暖,是否能熬过去全看八字。
返京第一件事肯定是先要进宫面见圣上。
即便穆青现在有很多事要做,也无法跳过这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