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官儿亲自出马,安抚众人,投降者近两三万人,剩余都逃东京去了。赵官儿派赵金奴亲自带书信去招降侯蒙。侯蒙也开城投降,与卢俊义合兵一处,五万人一同开赴宛亭。一共汇集兵马十三万,准备开赴汴梁城。
最可怜是张叔夜,从各处抽调兵马,集合盖天锡、栾延芳各处兵马四万人,准备直捣梁山泊。走到半路,收到檄文,发现自己竟然成了杀害皇帝的叛逆。又接到庞毅的书信才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方杰刚把兵马集合起来才发现,张叔夜竟然撤走了,整得一头雾水。
高俅众兵马返回汴梁城,立马就将定王以及留守府兵马经略翟进、翟兴两人收押起来。又向各州传檄说,梁山泊劫持了太上皇,各主不要轻信太上皇的书信。
吴用将众军开赴汴梁城下,汴梁城池坚固,一时竟无法下手。吴用没想到会如此顺利,故而也未带足攻城器械。两军便僵持在城下。吴用想让赵官儿劝降,赵官儿却怀疑吴用的动机,感觉吴用攻下汴梁便是自己的死期。
日日躲在侯蒙军马中不愿意与吴用相见。吴用也觉得特别尴尬。不知道如何界定这样的关系,自己若是甘心下跪,岂不是交出了权柄,到时候难保不会重蹈宋公明覆辙。但是如果自己一直这样避着赵官儿不见。自己“清君侧”的旗子就站不住了。到那时候,一样可能被众勤王军绞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金奴却看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也看出了梁山的起兵纲领并不是说说而已。如果想保住大宋的江山,必须要想个办法抓住梁山军马的忠心。
这日赵官儿又将自己关在侯蒙的中军帐中与逼着侯蒙、徐和和自己下棋。赵金奴走了进来。侯蒙、徐和两人见状就要退下。
赵金奴道:“两位大臣不必退下,我有一件事情要与众位商议一下。”
两人都很惊讶,但也都知道,赵官儿这个永庆公主比男儿都有主意。便站在原处,弓着身子等待吩咐。
赵金奴笑道:“两位大人不必这样拘束,我们如今也等于投了梁山泊。按照梁山泊的规矩来。”
赵官儿听了拍案怒道:“这却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朕投了他。哪有皇帝投反贼的道理。”
赵金奴揉着老爹的肩膀道:“可若不是这群反贼,老爹早就成了刀下之鬼。”
赵官儿无话可说。赵金奴又道:“如今大宋的梁山可是任由蔡京说了算。各地大臣都认为爹爹被吴用挟持了。如此下去,恐怕大宋都要姓蔡了。
爹爹你还不知道吧,蔡京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赵构哥哥。赵构哥哥还封蔡京为齐王,高俅为豫王。当然还封了种师道秦王、童贯燕王、李纲晋王、杨温楚王、王禀吴王、王文德蜀王。这样下去,爹爹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赵官儿只是默默的推着棋子,心里面骂了一千遍蔡京老猪狗。
赵金奴道:“如今爹爹暂时能依靠的人只有吴用一个人。”
赵官儿道:“朕却如何用他,你不见他见了朕拜都不拜。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皇帝。我感觉他比奸臣还奸,迟早要了朕的脑袋。”
赵金奴道:“女儿看吴用不像那长的人,梁山上的宣传纲领,爹爹看了吗?”
赵官儿道:“那都是一派胡言?那怎么可能实现。纯粹是糊弄鬼,骗人!”
赵金奴道:“爹爹那是冤枉吴用了,你却没有真正了解过山东。侯大人是山东人,又在山东跟吴用交过手,你问问他。”
赵官儿便问侯蒙。侯蒙连忙道:“确实如公主所言,吴用在山东极力推行人人平等,发展工商,并不是说说而已。”
赵官儿沉默起来,赵金奴道:“爹爹觉得这样一个人会觊觎爹爹的皇位?”
赵官儿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他的队伍是他一手拉起来的,为什么维护我们大宋的天下。”
赵金奴道:“他需要我们大宋的旗帜归拢人心。确实他跟我们没有太多的联系,联合也就是互相利用。我们需要增加彼此的联系,让大宋朝廷与梁山成为一体。”
徐和好奇道:“公主有何办法?”
赵金奴道:“联姻,我们要与梁山泊联姻。为了大宋江山,女儿愿意嫁与吴用为妾。”